天气转暖,不少市民喜爱户外踏青。日前,8岁的小墨(化名)在跟家人爬山时被蜂蛰,全身有近10处伤口,出现了大面积红肿疼痛,紧急赶往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就诊。据悉,省妇幼急诊科近期接诊了不少被蜂蜇伤的患者。
上周日,小墨与家人一起去东湖附近徒步,他穿着亮橘色的上衣,在山林里特别鲜艳好看。走到一处树林茂密处,突然飞来一只黄蜂落在小墨的身上,他使劲挥舞,家人也慌着去拍打,黄蜂四处躲避时猛蛰了孩子好几口,最终被家人打落。父母检查发现小墨身上有多处蜂蛰伤,已经出现了红肿疼痛,赶紧下山开车送孩子到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就诊。
急诊科医生仔细检查发现小墨头部、耳朵、后颈、胳膊等有近10处蜂蛰伤,伤处皮肤显著红肿发热疼痛,部分伤处还有水疱形成。小墨的父母非常细心,把打落的黄蜂带到了医院,医生分辨是黄脚胡蜂,迅速为孩子进行伤口处理,并进行抗过敏等对症治疗。急诊留观六小时后,小墨身上的红肿逐渐消退,呼吸、心率等生命体征未出现异常,跟随父母回家休养。
“随着气温转暖户外活动增多,近期我们急诊科接诊了多例被蜂蜇伤的患儿,还有一名成年患者。”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主任赵慧介绍,这些患者都是在户外踏青时遭遇了蜂蛰,而且该科每年都会遇到蜂蛰伤导致重症的病例。
据悉,春夏是蜂蛰伤的高发季节,户外常见的有蜜蜂、黄蜂、大黄蜂、土蜂、胡蜂、细腰蜂、蚁蜂等。蜂的尾部有毒刺,蜂蛰人后,毒腺内的毒液即注入人的皮肤内。叮咬处会有烧灼感或显著的痛痒感,出现红、肿、热、痛,中心有瘀点,甚至水疱形成。如果伤者个人是对蜂毒过敏的体质,哪怕被一只蜜蜂蜇伤也会发生过敏反应,也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喉头水肿产生窒息,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血压迅速下降而危及生命,这种过敏性反应的时间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等,大家切莫大意。如果是群蜂蛰伤,一般指被10只以上的胡蜂群攻击,大量蜂毒进入体內后,6-24小时内即会造成溶血、横纹肌溶解、肾功能衰竭等出现多器官衰竭,如得不到及时救治,伤残率、死亡率极高;此外,蜂蜇伤的局部位置特殊,例如面部、喉部,局部严重肿胀易压迫气道导致室息死亡。
除了上述蜂类,还有一些喜亮色的小虫也喜欢往浅色衣物上飞。这些烦人的飞虫有什么来头?一起来探个究竟!
据专家介绍,这种不明飞虫叫做“蓟马”,多发春夏季,偏爱黄绿色。所以大家最近别穿黄、绿衣服出街,尤其是家中的植物,更是容易吸引蓟马的“宠幸”。可怕的是,一些人被蓟马叮了之后,出现奇痒无比的现象。
那么蓟马会不会对人造成伤害呢?蓟马可致人体发痒,但无害,尽管蓟马“恶心、甩都甩不掉”,但它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,只是被叮了之后有一点痛和痒,它不会吸动物的血液。
还有一些小飞虫喜欢光源,如飞蛾、苍蝇、蚊子、叶蝉、飞虱等都喜欢灯光,尤其是较小的蠓、蠓,趋光性强。这些小飞虫都有趋光性,颜色鲜亮的服装往往会吸引它们的感光器官。就像有一些飞蛾或是蝶类在晚上都会奔着光源而去,这是相同的道理。
专家提醒:
外出踏青时如果穿戴浅色衣物,最好选择面料光滑的,因为蜂类的视觉系统对深色物体在浅色背景下的移动非常敏感,同时尽量远离草丛、灌木丛及蜂巢。如果误惹了蜂群被攻击,立即用衣物保护好自己的头颈伏地躲避,或逆风向反向逃离,千万不要试图反击,否则只会招致更多的攻击。一旦出现蜂蛰伤,请及时就医处理,切勿为了获取蜂样本,去捕捉或拍摄蜂而导致二次伤害。如果衣服上发现了小虫子,最好的方法是抖掉,而不是拍打它们。如果小飞虫误入眼睛,不要揉搓眼睛,用水洗掉即可;随身携带防蚊虫喷剂、驱蚊贴等;尽量选择颜色饱和度低的衣服。
【来源:长江云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