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动的资金,正在寻找财富增值“最优解”。5月12日晚,从平安银行、东营银行等商业银行率先打响行业的“第一枪”开始,这场银行间的“降息”行动已越演越烈。
据钱江晚报5月19日报道,家住杭州临平的卢女士存款的银行也在其中,她名下有30万元的通知存款,利率下调后,每年收益少了1000多元。除了通知存款,卢女士还有33万元存了定期,分别是1年期、2年期、3年期,利率分别为1.9%、2.4%、3%。客户经理告诉她,未来这些存款到期后,大概率也会下调。
不过,目前还是有“吃”高利息的办法——买大额存单。但现在大额存单一单难求,不少产品要么售罄的状态,要么仅支持指定的顾客群体。据记者了解,买中大额存单的难度程度堪比抢火车票。
上述现象背后,一面是4月全国住户存款减少超万亿元,一面是4月以来银行纷纷降低存款利率,长期定存利率3%以上已鲜见,存款利率进入“2时代”。面对存款搬家与跨区域流动的现象,商业银行当前更为迫切的事却是稳住净息差。整体而言,银行大多通过“一降一增”优化负债结构,即压降高息存款,增加低付息存款。“拓展低成本存款来源并不容易,公司对这方面的考核力度也在加大。”多位银行业人士认为,长期来看,通过管控负债成本,有利于缓解息差压力并保证一定利润空间。
买大额存单堪比抢火车票
据天天看临平报道,记者以客户的身份实地走访了杭州一家银行网点。工作人员表示,目前高利息存款多为大额存单,存期一般为3年,起存金额为20万或30万起。
但现在大额存单一单难求,不少产品要么售罄的状态,要么仅支持指定的顾客群体。上个月,该银行获批了5000万的大额存单额度,9点30分上架了大额存单产品,9点33分就被抢完了,激烈程度堪比抢火车票。记者随便翻了翻各大银行的APP,在浦发银行APP上,大额存单有一款利率达3.1%的产品,仅支持新客购买。
在招商银行APP上,利率3.1%的大额存单已经售罄。
在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、负债压力加大的背景下,今年以来,银行业存款利率已经历三轮调整,下调存款利率的银行队伍也逐渐壮大。而从最新数据来看,存款利率下行已经对居民储蓄习惯产生了一定影响。不少专家认为,银行存款正在向理财“搬家”。
央行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4月住户存款减少1.2万亿元。但上海却在“逆势”增加。数据显示,上海4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215亿元,同比少增1084亿元,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31亿元,同比多增40亿元。
对此,天风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宋雪涛分析称,4月居民存款下滑一方面是因为居民存款理财化,另一方面则是受提前还贷规模增加影响,其中前者是核心原因。
近日,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发布研报称,存款利率下调,对储户的吸引力减弱,“存款搬家”的现象或将强化,个人有可能将存款资金转移至消费投资等活动。存款利率上限下调,储户获得的利息收入减少,存款作为资产配置选项的吸引力也随之下滑。根据央行最近的调查问卷显示,由于居民收入信心回暖,消费、投资等场景恢复,居民储蓄意愿较去年年末已经边际减弱。4月居民存款减少也侧面印证了这一现象,预计储蓄意愿下降的趋势短期内还将延续,直至恢复至常态水平。
老百姓如何稳住“钱袋子”?
业内人士认为,当前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,银行有降低存款成本的需要。降低存款成本有助于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,同时,适当压降存款利率可能也有助于居民储蓄转化为消费。
一季报显示,今年一季度,多家A股上市银行的净息差较2022年末出现下降,净息差持续收窄,对部分银行的营收造成影响。
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在研报中表示,当前中小银行考核达标压力整体高于国股银行,部分中小银行考核得分离及格线的安全边际不足,考虑到此次EPA、MPA(宏观审慎评估体系)均引入存款利率定价作为扣分项,整体考核趋严,预计会有相当部分中小银行执行定价下调要求。
王一峰认为,存款成本管控仍有后手牌,“类活期”存款是重要抓手。预计后续对于存款定价自律管理包括但不限于:将协定存款、通知存款等创新类活期存款纳入自律机制管理;同业存款套壳协议存款需继续纠正;期权价值过低的“假”结构性存款仍须规范,后续或将结构性存款的(保底收益+期权价值)合计同时纳入自律机制上限,进一步压降结构性存款利率。
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在研报中提到,2023年经济有所复苏,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的紧迫性不高。但银行普遍以量补价,使得贷款价格战激烈,贷款利率很难上行。
考虑到存量贷款重定价等影响,2023年银行息差压力增大,控制存款成本成为当务之急。中小银行或有动力主动跟进下调存款利率。不过,考虑到老百姓的存款收益,短期内全国性银行进一步大幅下调存款利率的可能性不高。长期来看,存款利率下行是大势所趋。
据钱江晚报5月19日报道,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:预计未来一段时间,存款利率仍有下降的可能,但考虑存款利率目前已经处于较低水平,以及随着宏观经济恢复、融资需求上升,未来存款利率下降的空间相对有限。
董希淼表示:“从长期看,市场无风险利率下降是大势所趋。对居民个人而言,如果资产配置中,中长期存款较多,那么收益率可能有所下降。”董希淼建议居民应平衡好风险与收益的关系,如果追求稳健的收益,在存款之外可以适当配置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及货币基金等。
每日经济新闻综合钱江晚报、天天看临平、中信证券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